「五條港舊城漫遊」 聽你不知道的台南故事
來到台南,你會到什麼地方去玩呢?海安路與神農街一帶無疑是近年來的當紅炸子雞,每次自己到了台南,總會來這裡逛逛走走,看看又多了什麼特色小店,或是在康樂街嘗嘗當地的著名小吃。經過幾次走逛吃喝的行程,不禁想著在走馬看花之餘,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這個古老又迷人的城市?在吃吃喝喝以外,還有什麼更有趣的方式留下旅行後的深刻回憶呢?
在因緣際會之下,無意中發現了由台南市政府推出的「五條港舊城漫遊」導覽路線,屬於市政府所推出的「台南米其林三星之旅」系列中的一條。「米其林三星之旅」是將米其林綠色旅遊指南中,所推薦的台南三星景點加以整合、包裝成散步旅行的行程,而這次參加的五條港線分為日光線和星光線,星光線顧名思義就是夜間導覽行程,對於入夜後沒有安排活動,或是不喜在大白天揮汗步行的遊客來說,是相當貼心的遊程。
神農街
星光線的行程是從晚間7點到9點,在海安路和神農街口與導覽老師會合後,老師先為大家詳細說明了「五條港」的由來,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站的位置,在荷蘭時期其實還是海洋,之後約略到了清乾隆時期,因為泥砂淤積才變成了五條港道,也就是所謂的「五條港」,而舊稱北勢街的神農街,在清末便成了最熱鬧繁華的商業地區。
在導覽老師的帶領下,我們先轉入了神農街的後巷,這裡在約180年前,是小舢板船在此卸貨的臨港道,而神農街的房子多為2進或3進格局,靠近後巷的房舍做為倉庫使用,神農街側則是商行的店頭。
走在神農街上時,導覽老師還特別問了我們幾個小問題,像是既然當年商業繁盛的商行林立,想必賺大錢的商人不少,為什麼神農街上每間商行的建物面寬都一樣呢?原來是因為台灣早年山林並未開發,建築的樑柱木材都是從中國大陸飄洋過海而來,在船艙大小受限制的情況下,木料都是統一尺寸,才會演變成如今這樣整齊畫一的街道立面。至於建物立面的二樓中央常見的對開大窗是用來做什麼的?這個就不妨親自走一趟行程,請老師來為你好好解答吧~
走過短短不過約二、三百公尺的神農街,老師不僅細細地解說了過去的歷史風華,也述說了近年神農街的轉變,這些都是過去自己旅行所不太可能知道的故事,難怪老師會自誇說:「台南美不美,全靠解說員這張嘴」。
風神廟與西羅殿
離開了神農街,接著來到了一般觀光客較少聽說的地方,就是「風神廟」。台灣那裡沒有廟,更別說在歷史古都的台南,但特別的地方在於祭祀的主神是「風伯」,在主神的兩側還有著「雷公」與「電母」,是台灣相當少見、信奉自然神的廟宇。風神廟建廟的緣由是因為清朝時官員都自福建渡海來台,冒著極大的風險,為感謝平安抵台而興建了風神廟與廟前的接官亭,不過風神廟在日本時代因為開路而拆掉大半,如今僅剩主殿。
廟前的接官亭石坊則是台南四大石坊之一,也是當中最完整、雄偉的一個。關於接官亭還有一個老師私藏的民間小故事,相傳這裡在風水上屬於「烏龜穴」,建這個石坊就是為了鎮住這隻烏龜,至於為什麼要鎮龜?在這裡就賣個關子囉。
風神廟旁還有著一間大廟,名為西羅殿,是台南「做十六歲」習俗的起源,也就是台南的成年禮儀式。做十六歲源起於當時的碼頭工人,由於十六歲前的工人被視為「囝仔工」,薪水是半薪,等到滿十六時,就會藉由成年禮的儀式來請客,一方面是慶祝成年,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告訴老闆該加薪了,是不是很有趣呢~
海安路.正興街
接著從和平街轉往海安路後,老師為我們一路解說海安路的歷史,從商圈的興盛到沒落,以及在街道裝置藝術興起後,整條路又重見新生的戲劇化過程,當然也少不了推薦沿路上的人氣美食、知名店家,像是名東的蛋糕、莊子的土豆仁湯等等。此時海安路街上也開始熱鬧了起來,許多熱炒、燒烤店也在騎樓、人行道上擺上桌椅做起了生意。老師笑著說,因為白天天氣熱,好不容易入夜後氣溫微涼,讓台南人總喜歡在戶外坐著邊吃邊聊,這也是台南特有的人情味。
一路聽著老師慢慢導覽,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正興街,這裡是近來很受年輕人歡迎的特色街道,有著掀起台灣霜淇淋旋風的「蜷尾家」、強調現煮紅茶的「布萊恩紅茶」,以及「彩虹來了」及「正興咖啡館」等名店,還有許多特色小店散布在街道巷弄間,年輕人的創意和活力在這條街道上隨處可見!
仁愛街.國華街
入夜後的仁愛街是條寧靜的小巷弄,老師特地關掉了麥克風,為我們訴說這看似平凡的街道裡的過往故事。仁愛街一帶古名為看西街,是基督教福音來台的發源地。1865年時,由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士馬雅各在此設立布道所,以行醫方式來傳教,不過由於遭到漢醫的排擠,受到挑撥的民眾進而包圍醫館引發了暴動,讓馬雅各醫生不得不離開台南,轉向高雄繼續行醫,不過多年後馬雅各醫生還是回到了台南,並在衛民街和北門街口設立醫院,也就是今日新樓醫院的前身。為了紀念這段宣教的歷史,便在福音發源地附近的和平街上,建立了看西街教會,羅馬式的純白教會建築在夜間看起來格外地神聖莊嚴。
隨著行程的進入尾聲,最後一站便是有台南小吃一級戰區之稱的國華街一帶。老師在一路介紹國華街上的知名小吃與在地人的生活連結後,帶著我們走到了水仙宮市場,這裡是台南著名的海鮮批發市場。市場旁的水仙宮不僅有著悠久歷史,也和地方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在清初時期,台南的地方商會被稱為「三郊」,擁有很大的政經實力,可說是當時安定台南社會的主要力量也不為過,而水仙宮旁便是三郊的總部「三益堂」,。不過隨著清末時的河道淤積、外國商行的入侵,以及日治後的專賣、對大陸禁止貿易等時代演變,三郊隨之沒落,連水仙宮也曾被拆除大半,如今夾處在市場之中,已經很難想見當年三進規模的雄偉建築。
行程最後就在水仙宮市場旁的景福祠畫下了句點,跟著導覽老師走了這趟約二小時的行程,得到了滿滿的收獲,對台南在地的歷史與文化也有了更多認識,真的是「台南自己走九遍,不如跟著老師走一回」,這樣的深度旅遊真的很推薦來台南的旅客一定要試試。
除了老街導覽、吃美食外,你也可以嘗試看看台南體驗: